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取得了成功因为重视了这三个要素的平衡点

时间: 2024-01-30 08:24:03 |   作者: ky体育app官方网址最新版

  1953年7月27号,随着《朝鲜停战协定》的签订,中国开启了军事上复兴的起步;

  1978年12月,我国正式提出“改革开放”的经济发展的策略,中国开启了经济上复兴的起步;

  2008年8月8号,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举行,中国开启了文化上复兴的起步。

 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和复兴,必定是综合国力方面的觉醒和复兴,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,这四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。

  “改革开放”,即:对内改革,对外开放;要知道,在七十年代末,要实行这项措施,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承担力。尤其是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,要切切实实的把这个措施落实到位,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。

  让我们把时间线年的时候,虽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3624亿元,和1965年的1716亿元比较起来,在数据上确实是很好看的。但是,细看下来,其实很不乐观。就经济层面而言,整体上可以用“贫穷”二字来形容,不仅各行业的技术都落后了一大截,而且也没有经济发展的正确认识,这才是最为可怕的存在。

  更为重要的一个客观因素,“计划经济”慢慢的变成了社会主义阵营里,一道不可逾越的、正确的政治路线。在阵营里面,没有哪个国家胆敢突破这个结界的束缚,突破这个结界,是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。

  客观的说,计划经济在我国五十年代的时候,确实是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但是,随着经济的往前推进和国家的发展,再实行计划经济就不合时宜了。

  1、政企不分家,尤其是政府企业的职责不分,无视市场和花钱的那群人的实际的需求,一切以自我计划为主,对国内经济的控制力达到了几乎百分百的控制。

  2、商品的生产数量都在计划之中,不管市场上的需求是多是少,死板的按照既定生产计划执行。

  3、民众购买商品需要凭票购买,哪怕你很有钱,没有票就买不到商品,严重限制了商品的流通。

  4、个人没有私有财产,所有的劳动成果都被大家均分,一来生产者丧失了生产商品的积极性,二来个人也失去了劳动积极性,吃着“大锅饭”划着水,经济往前发展的动力就没有了。

  要知道,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,这么大的人口基数,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情,哪怕是芝麻大的一点事,乘以这十几亿人口,都会被放大成一件天大的事。因此,长久的实行“计划经济”,跟着时间的推移,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。

  中国人是一个宽容、善良的民族,只要“居者有其屋,耕者有其田”,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,这个社会就会保持稳定。如果不发展,不能够实现最基本的小康生活,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局面,那么,势必成天乱哄哄的,何谈发展。

  而要发展,就必须改革,改革又意味着打破既定的利益,在打破既定利益的同时,还得兼顾社会的稳定,这都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,一定是要有一个有着长远战略目光的人,一个有着大能力的人,才能坐上“总规划师”这个位置。

  幸而,我们这个民族是幸福的,每当出现重大转折的关口,总会出现一个或是一批民族的脊梁,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持续繁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引导。

  改革需要循序渐进,操之太急就会超过老百姓的承担接受的能力,失去百姓的支持;而进度缓慢,又容易失去成效,最终无疾而终。因此,如何正确的把握着改革往前走的进度条,控制在老百姓的承受范围以内不至于引起社会的不安,同时还能让经济往前发展,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事关重要。

  这三个重要的条件,直接影响着最后的结局是“成功”还是“失败”,这绝对是对一个执政者智慧和能力的双重考验,而我们经受住了这个考验。

  或许,有读者对于“改革的进度条”为何会影响到“老百姓的承担接受的能力”不太理解。如前文我所言,对内改革,势必会打破一部分既得的利益,不管是官还是民,都会受到影响。

  从五十年代开始,一直到七十年代末,国企和“破产”两个字绝对没关联,你倘若进入了一个国企,哪怕这个厂子入不敷出,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,你都完全不用为生计担忧,因为国家会养着你。

  厂子就是“家”,“有厂就有家”——这个概念是现在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,在那个年代,一个中型的国企里面,学校、银行、邮电局、商店一应俱全,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完善社区。能这么说,出生在这里的人,或许一辈子都不用走出大门,生老病死都在这个小社区里完成,都是有可能的事。

  要知道,如何打破这方面的“既得利益”,那可是个大问题,影响着成千上百万个家庭的生存,这样的一个问题倘若处理不好,一定是会产生问题的,而这一方面又是必须是要打破的。

  到此,问题就已经摆在了这里,而且还是个大问题,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改革的进度条是怎么往前推进的。

  1978年12月,我国正式确定的“对内改革、对外开放”的政策,1979年7月15号,才在广东和福建实行了特殊政策、灵活措施的试点工作,也算是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。

  从1979年5月开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初,对于国企的改革都是比较温和的,一种原因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,一方面又让企业靠近市场经济责任制,从最初的承包制,又慢慢过渡到了股份制。

  用了近七年的时间,咱们才敢打破国企这道最大的坎,从一开始循序渐进,让民众有一个接受的过渡过程,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。试想一下,倘若不去掌握改革的进度条,一开始就不管不顾的宣布国企破产,那后果简直就是灾难性的、不可逆的,也是没办法承受的。

  即使是1986年宣布允许国企破产,这进度条也没有一下往前拉到底,还是给了一个缓冲期。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以后,这个进度条才是到了落地的关键时期。正是因为掌握了改革往前走的进度条,我们才经受住了九十年代3000多万国企下岗职工的考验。

  客观的说,古今中外,只要涉及到“改革”总会有一大批人要“阵痛”,20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中,只是整个战略的一个点,但是牵扯的面又很广。那些国营的烟酒糖茶棉布厂子,有数千万的下岗职工。

  这些人经受着改革的“阵痛”,有人适应了,下海经商拯救了自己;有人抱残守缺,一直活在阵痛的生活中;有人矛盾纠结着,走一步退两步,也就在蹉跎中蹉跎了岁月。

  这是难以改变的局面,也是不得不经历的“阵痛”,也正是走过了此阶段,我国才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短视,倘若不摆脱这个短视,后面说带来的就不是一阵的痛苦了,而是长时间的、一系列的、更方面的问题,用三个字来形容,就是“乱糟糟”。

  终归还是那句话,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,任何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乘以十几亿人口,都会被放大成天大的事。

  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,只有发展才能吃饱饭,才能实现小康生活;而要发展,就不能抱残守缺,就必须改革,改革就势必会打破各方面的既得利益,一旦掌握不住火候,就易产生很多不稳定的因素。

  归根结底下来,改革就是这么一个事:改革的进度条——老百姓的承担接受的能力——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。

  也正因为咱们把握住了这三个平衡点,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,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。

上一篇:当前世界经济需重视三个重新平衡--理论 下一篇:宿城区多行动开源节约应对出入紧平衡

返回